philosopher(哲学家):爱智慧的人
希腊战胜波斯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阶段,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日臻完善。雅典民主制下的竞争主要通过辩论和演讲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专门传授 辩论和演讲的教师,称为“智者”(sophist),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智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为了赢得个人声誉,他们利用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传 统观念提出挑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但对哲学的根基带来了严重损害,因为他们否定确定的或唯一的真理标准,对一切都表示怀疑和反 驳,以达到驳倒对方的实用目的。他们虽然有智慧,却拿来作为达到实用目的之手段。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把他们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为了表明自己 与这些智者的区别,苏格拉底将自己称为philosopher(哲学家),意思是“爱智慧的人”。由此可见,哲学家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追求真理和智 慧为目标的人。
从希腊语sohpia(智慧)产生了英语词根sohpy,并衍生了众多与智慧相关的单词。
sophist:['sɒfɪst]n.诡辩家,智者
sophistry:['sɒfɪstrɪ]n.诡辩,诡辩术
sophisticated:[sə'fɪstɪkeɪtɪd]adj.复杂的,久经世故的
philosopher:[fɪ'lɒsəfə]n.哲学家,哲人
philosophy:[fɪ'lɒsəfɪ]n.哲学
sophomore:['sɒfəmɔː]n.(大学)二年级生。记sopho智慧+more(moros)愚蠢→半聪明半愚蠢的人→二年级学生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hilosopher 词源,philosopher 含义。
syphilis(梅毒):意大利诗歌中第一个得梅毒的牧羊人的名字
关于梅毒的起源,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前欧洲没有梅毒,梅毒是哥伦布船队的水手从美洲大陆带入欧洲的。当哥伦布的船队从美洲返回西班牙时,梅毒病毒便横跨大西洋传入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并很快蔓延至整个欧洲。当这种疾病从一个地方传入另一个地方,当地人往往会使用猜想中它的来源国来给它命名。西班牙人将其称为“卡斯蒂利亚病”,意大利人将其称为“高卢病”,英格兰人将其称为“法国瘟疫”。中国人则将其称为“广东疮”,因为是洋人首先传入广东并蔓延至全国的。
到16世纪,这种可怕的性病在西方终于被统称为syphilis,它源自意大利医生兼诗人弗莱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1483-1553)的诗歌《《西菲利斯:高卢病》中男主角的名字Syphilus。该诗歌描述了一个名叫Syphilus的年轻牧羊人侮辱了阿波罗神;神为了报复,让这个年轻人的肢体断落,让他的骨头、牙齿暴露直到腐烂,他的呼吸发出臭气,而且不能发出声音。弗莱卡斯特罗通过Syphilus所患的病症,描述了当时流行于意大利的性病“高卢病”的症状,后人据此认为Syphilus是第一个得梅毒的人。1546年,Fracastoro在其医学论著中首次使用syphilus一词作为梅毒的通用称呼。进入英语后,拼写形式变为syphilis。因此,后人逐渐用syphilis来表示梅毒。
syphilis: ['sɪfɪlɪs] n.梅毒
philistine(庸俗之辈):以色列的死敌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居住在中东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领土在后来的文献中被称为“非利士地”(Palaestina,巴勒斯坦)。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劲敌,在圣经旧约中详细记载了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战争和恩怨。在以色列人眼中,非利士人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是文明的破坏者。
1689年,在德国一个叫做耶拿(Jena)的城市中,当地的大学生和市民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有数人在冲突中丧生。事后,耶拿大学的牧师在一次布道中,针对这场大学生和市民之间的冲突发表了尖锐的评论,把市民比作圣经中与以色列人作对的非利士人。
从此以后,人们用“非利士人”(philistine)来形容那些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缺乏文化修养并鄙视文化的人。从这个词还产生了“庸俗主义”(Philistinism)一词,字面意思就是“非利士人的方式、习惯、个性和思维方式”,指的是低估、鄙视艺术、审美、精神和智力的态度,也称为“反智主义”。
philistine: ['fɪlɪstin] n.非利士人,庸俗之辈
Philistinism:['fɪləstɪnzəm] n.庸俗主义,实利主义,市侩主义
bibliophile:藏书家、爱书者
发音释义:['bɪblɪə(ʊ)faɪl] n.藏书家;爱书者
结构分析:bibliophile = biblio(书)+phile(喜爱)→爱书者、藏书家
词源解释:biblio←希腊语biblion(书、纸)←Byblos(古腓尼基地名);phile←希腊语philos(喜爱)
同源词:philosopher(哲学家←爱智慧者);Philip(菲利普、爱马者)
Anglophile:亲英者
Anglo, 词源同England. 词根phile, 爱,同philosophy, 哲学(爱思考之人)。
bibliophile:爱书者
词根biblio-, 书。词根phile, 爱,见philosopher.
drosophila:果蝇
来自希腊语drosos, 露,果露。-phila, 爱,词源同philosophy.用来指一种果蝇。
enophile:爱葡萄酒的
eno-, 酒,来自wine. -phile, 爱,见philosophy.
xenophile:亲外者
xeno-,外国人,-phile,喜爱,词源同philosophy.
haemophilia:血友病
haemato-,血,血液,-philia,爱,词源同philosopher.用于指血友病。
philosopher:哲学家
表示“哲学”和“哲学家”的philosophy和philosopher源自希腊语philosophos,由philos‘loving’和sophos‘wise’两部分构成。因此,按字面原义讲,philosophy是the love of widom(对智慧的热爱)的意思,而philosopher则是a lover of wisdom(热爱智慧的人)之义。据认为philosopher 一词系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格拉斯( Pythagoras,580?—500?BC)所杜撰。在古希腊人们通常都称哲学家为sophoi,相当于英语sophist或wiseman(哲人),但毕达格拉斯则认为该词过于狂妄。他说:“除了上帝,没有一人是sophos(相当于英语wise)的,就叫我philosophos(相当于英语lover of wisdom)吧。”
源于希腊语philos ‘loving’的英语组合语素phil(o)-表示“爱好”或“亲”,它出现在不少英语单词中,如philately(集邮),philobiblic(有爱书癖的),.philanthropy(慈善),philander(玩弄女性),phiIology(语文学)等。源自希腊语词根sophos‘wise’的英语单词有sophism(诡辩),sophomore(大学二年级学生),sophisticated(世故的,尖端的)等。
philistine:缺乏教养的(人),市侩的,平庸之辈
原为《圣经·旧约》中一古代民族名,汉译作“非利士人”或“腓力斯人”o公元前12世纪非利士人(the Philistines)在以色副人到达前不久定居于今巴勒斯坦西南海岸地带,建立了一个基督教《圣经》中称作非利士( Philistia)的古国。我们今天所用的Palestine(巴勒斯坦)一词就意含“非利士人之地”。非利士人很早就掌握了炼铁技术。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不断扩张,屡次战胜了与之争霸的以色列入,曾于公元前1050年左右占领以色列入的部分山区,但最后于公元前10世纪为以色列王大卫所败。因此,在《圣经》中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大敌,被描绘成野蛮好战的民族。然而,philistine 一词直到好几个世纪之后才进入语言之中。1693年(一说1 689年)在德国大学城耶那(Jena)发生了一起城镇居民与大学师生之间的流血争斗,在这一事件中有数人丧生。一位牧师在葬礼上致悼辞,对那些无知的居民宣讲教育的重要性时,引用了基督教《圣经·旧约》《士师记》(]udges)第16章中的一句话:“The Philistines be upon thee,Samson!”(参孙哪,非利士人逮你来了!)这是士师参孙(Samson)的情妇大利拉(D~dilah)趁参孙熟睡之际让人剃除他头上七条发绺后虚情假意对他说的。Philistine的德语对应词Philister立即在德国大学生中流行起来,他们用它来指缺乏教养的城镇居民。又过了约两个世纪,1869年英国诗人和评论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 - 1888)在其论著《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Anarchy)第1章中用了从德语PhiLister移译的Philistine 一词来指“投有文化教养的人”或“平庸之辈”。他枉书中这样写遭:‘‘The people who believe most that our greatness and wel-fare are proved by our being very rich. and who most give their lives and thoughts to becoming rich, are just the very people whom we call Philistines."从此以后,Philistine就在英语中广为使用,逐渐变为一个普通名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小写,而且常用作形容词,表示“缺乏教养的”等义。
正如以色列人把与他们为邻的非利士人看作是野蛮好战的民族一样,古雅典人对皮奥夏人(Boeotian)也持类似看法。皮奥夏( Boeotia)乃古希腊一具有独特军事、艺术和政治历史的地区。但雅典人认为皮奥夏人对文学艺术一无所知,像牛一样愚钝。嗣后,Boeotian作为Philistine的近义词进入了英语,表示“没有文化教养的(人)”、“迟钝的(人)"等义,但该词远不如phiListine常用。其吏,诗人品达(Pindar)和传记作家普卢塔克(PLutarch)等古希腊名人都是出自该地区的。
syphilis:梅毒
英语中许多病名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不是借用拉丁语或希腊语中的俗名就是根据拉丁语或希腊语另造新词来表示。梅毒的英语学名 syphilis 虽然也源自拉丁语,但却是通过另一路径进入英语之中的。该词源出意大利医生及诗人弗拉卡斯托罗(Girolomo Fracastoro,1478-1553)所作拉丁文诗 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cus (英译作 Syphilis or the French Disease,汉译可作《梅毒或法国病》)。弗拉卡托罗一生有两大成就至今仍然为世人所缅怀:一是他在巴斯德和科赫之前300多年就提出了科学的细菌学说,二是他于1530年发表的这一拉丁文诗。他在诗中述及主人公牧羊人Syphilus因冒犯太阳神而首罹梅毒,并论述了由他根据主人公名字命名的这一可怕触染梅毒,并论述了由他根据主人公名字命名的这一可怕触染病。1546年弗拉卡斯托罗在一篇题为《论触染病》的医学论文中再次使用了他所创造的syphilis 一词。1686年英国桂冠诗人和剧作家泰特(Nahum Tate,1652-1715)将上述拉丁诗译成英文。syphilis 一词也随之被借用了过来。 在不少语言中过去存在一种传统做法,即把梅毒这一性病归咎于外国人,如意大利人称之为“法国病”,而法国人则称之为“那不勒斯病”,俄国人称之为“波兰病”,英国人则一度称之为 the French pox(法国痘)或 the Spaninsh pox (西班牙痘)等。
Philotes(菲罗忒斯):友爱之神菲罗忒斯
菲罗忒斯(Philotes)是希腊神话中代表友爱和爱慕的女神,她是黑夜女神尼克斯 和黑暗之神厄瑞玻斯的女儿,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阿米希提娅。词根philo表示“爱”。从这个词根衍生了众多单词。
词根philo:爱,=love,变体:phil
philosophy: [fi'lɔsəfi; fə-] n.哲学。记:philo爱 sophy智慧→爱智慧
Philadelphia:[,filə'delfjə; -fiə]n.费城,字面意思是“兄弟之爱”。记:phil爱 adelphia兄弟
Philip:['filip] n.菲利普,字面意思是“爱马的人”,=philo爱 hippo马
philharmonic:[,filhɑ:'mɔnik; ,filə-] adj. 喜欢音乐的,harmonic表示“和谐的,乐音的”
neophilia:[,ni:əu'filiə]喜欢新奇事物的,neo表示“新奇的”
philanthropy:[fi'lænθrəpi; fə-] n.博爱,慈善,anthrop表示“人类”
zoophilous:[zəu'ɔfiləs] adj.喜爱动物的,zoo表示“动物”
bibliophilist:['bibliəufail;-fil; ,bibli'ɔfilist] n.爱书的人,书籍收藏家,biblio表示“书籍”
bibliophile:爱书者,藏书家
词根词缀: -bibli-书 + -o- + -phil-爱 + -e
philanthropist:博爱主义者,慈善家
词根词缀: -phil-爱 + -anthrop-人类 + -ist从事某一工作的人
philanthropy:慈善,善心,慈善事业
词根词缀: -phil-爱 + -anthrop-人类 + -y名词词尾
philology:语文学,语言学
词根词缀: -phil-爱 + -o- + -logy…学科
philosopher:哲学家
词根词缀: -phil-爱 + -o- + -soph-聪明 + -er
philosophic:哲学的,贤明的
词根词缀: -phil-爱 + -o- + -soph-聪明 + -ic形容词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