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barometer:气压计

【发音释义】:[bə'rɒmɪtə] n. 气压计;睛雨表;显示变化的事物

【结构分析】: barometer = baro (气压)+ meter (仪表)→气压计

【词源解释】: baro ←希腊语 baros (重量)

【同源词】: bar (棒、酒吧)

barometer 一词由英国科学家波意耳创造,用来命名他所研制的气压计。气压计用来测定气压并从而帮助判断可能的天气变化和确定上升高度的一种仪表。 barometer 一词常用来比喻能够显示变化的事物。

词组习语: barometer stock (代表性股票)

【衍生词】: barometric (气压的、气压计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rometer 词源,barometer 含义。

baroque:巴洛克风格

【发音释义】:[bə'rok] adj. 巴洛克式的;繁复精美的;形式古怪的 n.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艺术

【词源解释】: baroque ←法语 baroque (不规则的)←葡萄牙语 barroco (不圆润的珍珠)

巴洛克( baroque )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它的兴起与罗马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及西欧国家君权的加强有密切关系,或许是教会与宫廷需要表现动感与力量的艺术去表达对天主(上帝)与君王的尊敬与权威,传达对新教分裂公教(天主教)的不满及封建割据阻碍国家统一的不满;总之,它是为教权与君权的强化服务的。与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古典主义不同,巴洛克风格抛弃了简洁、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气势宏大、奔放、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这种风格集中体现在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风格是一种离经叛道的风格,因此就用 barogque 一词来形容它。 barogque 一词来源来自葡萄牙语,用来形容形状不规则、不圆润的珍珠。进入法语后,转变为“不规则”的意思,与巴洛克风格所强调的动感、夸张效果很契合。

【助记窍门】: baroque →谐音“巴洛克”

barrage:拦河坝、火力网

【发音释义】:['bærɑːʒ] n. 拦河坝;火力网;弹幕 vt. 以密集火力攻击或阻止

【结构分析】: barrage = barr (棒、栏杆)+ age (物品)→用来阻拦的物品→拦河坝、火力网

【词源解释】: barr ←法语 barre (棒、栏杆)

【同源词】: bar (棒、栏杆); barrier (障碍物、屏障)

bard:吟游诗人

【发音释义】:[bɑːd] n. 吟游诗人

【词源解释】:来自古凯尔特语 bardos (诗人)

bard 原指古代凯尔特人中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和吟唱的人。这种人通常世代相传,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习本民族、氏族的历史和民族传说,学习诗歌创作的各种技艺,长大后成为职业诗人,创作诗歌并四处吟唱。他们受托为国王或其他显贵创作诗歌,歌颂其祖宗或客户自己的英勇事迹。如果收到的报酬太少,他们还会编些讽刺诗歌来讽刺这些吝啬鬼。

在法国和英格兰,吟游诗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 bard ”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诗人衰落了,但在威尔士至今仍有专门的吟游诗人大会( Order of the Bards ),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年会中举办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吟游诗人仍必须按照经典的吟游诗体,以头韵和行内韵的严谨格律写诗。

【助记窍门】: bard →巴德→叫“巴德”的吟游诗人→吟游诗人

bare:赤裸的

【发音释义】:[beə] adj. 空的;赤裸的,无遮蔽的 vt. 露出,使赤裸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bær(裸露的)

barenaked 的区别: bare 表示局部的裸露, naked 表示全裸。因此 bare 可以用于 bare-footed (赤脚的)、 bare-headed (光头的)、 bare-handed (赤手空拳的)、 bare-necked (露出脖子的)。

【衍生词】: barely (仅仅、勉强)

barefaced:厚颜无耻的

【发音释义】:[beə'feɪst] adj. 公然的;厚颜无耻的;不戴面具的

【结构分析】: barefaced = bare (裸露的)+ face (脸)+ ed (过去分词)→把脸露出来的→公然地→厚颜无耻的

bargain:讨价还价、便宜货

【发音释义】:['bɑːgən] n. 交易;便宜货 vi. 讨价还价 vt. 要求得到;指望得到

【词源解释】: bargain ←古法语 bargaignier (讨价还价)

bargain 原本是个动词,表示“讨价还价”,继而表示经过讨价还价后确定的交易,既可以是划算的交易( good bargain ),也可以是不划算的交易( bad bargain )。但在表示“货品”时, bargain 仅仅表示便宜货、特价货、廉价货。

【助记窍门】: bargain = bar (酒吧)+ gain (获得)→在酒吧里边喝酒边谈生意,这样才能达成交易,还有可能买到便宜货

【常见搭配】: bargain for sth (为某物讨价还价); bargain with sb (与某人讨价还价); bargain about sth (就某件事讨价还价); bargain goods (特价品); bargain price (特价); get the best of the bargain (占便宜); get the worst of the bargain (吃亏); bargain away (贱卖;长时间地讨价还价); strike a bargain (成交)

barge:驳船、闯入

【发音释义】:[bɑːdʒ] n. 驳船;平底货船;大型游船 vi. 蹒跚;闯入 vt. 用船运输;蛮不讲理地闯入或打扰某事物

【词源解释】: barge ←古法语 barge (小帆船)←拉丁语 barica ←希腊语 baris ←古埃及语 bari (古埃及的一种小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称为 baris 。这种船用橡胶树的木板做成,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 bari 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 bari 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 bari 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 barge 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 bari ,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 barge 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常见搭配】: barge in (闯入)

banquet:宴会

【发音释义】:['bæŋkwɪt] n. 宴会,盛宴;宴请,款待 vt. 宴请,设宴款待 vi. 参加宴会

【结构分析】: banquet = banqu (条凳)+ et (指小形式)→小板凳→小板凳上的点心→宴会

【词源解释】: banqu ←中古法语 banque (板凳)

【同源词】: bank (银行)

banguet 原本是 banque (条凳)的指小形式,表示“小板凳”,相当于现在的茶几。中世纪的西方宴会上,当吃完正餐后或在两顿正餐之间,主人会在小板凳摆上各种点心来款待客人,类似现在的饭后甜点。 banquet 原本指的就是这种摆在小板凳上的点心,而不是宴会。直到后来, banquet 的词义发生变化,用来表示宴会本身而不是宴会后的小点心。

【趣味记忆】: banquet →谐音“办亏的”→本想借办婚宴打捞一笔,没想到来的尽是铁公鸡,办亏了→宴会

banter:取笑、戏谑

【发音释义】:['bæntə] n.v. (善意的)取笑;戏谑;逗弄;开玩笑

【词源解释】:来自17世纪伦敦街头俚语

【趣味记忆】: banter →谐音“绊他”→开玩笑

barb:倒刺

【发音释义】:[bɑːb] n. 箭头鱼钩等的倒钩;伤人的话 vt. 装倒刺于

【词源解释】: barb ←古法语 barbe (胡须、胡须状附体)←拉丁语 barba (胡子)

【同源词】: beard (胡须); barber (理发师)

barb 本意是胡须,后来用来表示物体上附带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如箭头、鱼钩上的倒钩。

barbarous:野蛮的

【发音释义】:['bɑːb(ə)rəs] adj. 野蛮的;残暴的

【结构分析】: barbarous = barbar (“吧啦吧啦”地说话)+ ous (形容词后缀)→说话“吧啦吧啦”的→不会说普通话的→未开化的→野蛮的

【词源解释】: barbar ←拉丁语 barbarus ←希腊语 barbaros (未开化的)

【同源词】: barbarian (蛮族、野蛮人)

古希腊的文明程度很高,古希腊人对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希腊语非常骄傲,嘲笑外地人所讲的语言就像是“吧啦吧啦”( barbar )的鸟语,所以就用 barbaros 这个单词来形容文化程度低下的外地人。经过拉丁语流传至英语后,产生了 barbarous (野蛮的)和 barbarian (蛮族)这些词汇。“蛮族”指的是希腊和罗马周围的文明程度较低的其他民族,主要包括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后来,这些蛮族部落在欧洲大范围迁徙并入侵罗马帝国,建立了众多的蛮族小政权,是众多欧洲当代国家的源头。位于北非的柏柏尔人( berber )也被归入蛮族,该民族的英文名称一样来自希腊语 barbaros

barbecue:烧烤

【发音释义】:['bɑːbɪkjuː] n. 烤肉;吃烤肉的野宴 vt. 烧烤;烤肉

【词源解释】: barbecue ←西班牙语 barbacoa ←海地语 barbakoa (木架子)

英语单词 barbecue 源于美洲海地语 barbakoa ,指的是一种由木桩支撑的木架,当地印第安土著人用它当床睡觉,也用来烧烤大块的肉,一般是烤全羊。西班牙人来到海地后,将其称为 barbacoa 。后来经由法语进入英语,演变为英语单词 barbecue ,表示烧烤,既可用来烧烤架,也可表示烧烤这种做法,还可以表示烧烤食物。还可以写作 barbequeBBQ

bane:毒药、祸根

【发音释义】:[beɪn] n. 毒药;祸害;祸根;克星;灭亡的原因

【词源解释】: bane ←古英语 bana (杀人犯)←原始日耳曼语 banon (伤害)

bane 一词原本表示“杀人犯”,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演变为“毒药、祸根”之意。

【常见搭配】: blessing or bane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ane of ones life (某人的灾星); A swine over fat is the cause of his own bane (人怕出名猪怕壮); Avarice is a bane to happiness (贪婪乃不幸之根源)

【趣味记忆】: bane →谐音“背”→点儿背→不幸、灾星

【衍生词】: ratsbane (杀鼠药); wolfsbane (狼毒草)

banish:放逐

【发音释义】:['bænɪʃ] vt. 放逐;流放;驱逐

【词源解释】: banish ←古法语 banir (宣布、放逐)←通俗拉丁语 bannire (宣布剥夺公权)

【同源词】: bandit (强盗)

banish 的字面意思是“宣布剥夺某人的公权”,当某人被剥夺公权后,自然无法在当地正常生活,只能远走他乡,因此衍生出“放逐”之意。

【趣味记忆】: banish →谐音“把你洗”→把你清洗出去→流放

bandit:强盗

【发音释义】:['bændɪt] n. 强盗,土匪;恶棍;敲诈者

【词源解释】: bandit ←意大利语 bandito (剥夺公权,过去分词)←意大利语 bandire (剥夺公权)←通俗拉丁语 bannire (宣布剥夺公权)

【同源词】: banish (放逐)

bandit 来自意大利语 bandito ,是 bandire (剥夺公权)的过去分词,字面意思就是“被剥夺了公权的人”。“剥夺公权”是中世纪的一种刑罚,只有皇帝才有权颁发公告( ban )剥夺某人或某座城市的公权,因此 banditbanish 的词根都是 ban 。被剥夺公权意味着丧失了法律保护,人人可以杀之或掠夺之。这些丧失法律保护的人自然再不会遵纪守法,大多落草为寇,所以 bandit 通常用来表示强盗、土匪,其实它最恰当的翻译应该是“法外之徒”——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趣味记忆】: bandit = band (绑)+ it (它)→见了 bandit 就应该绑他,否则他就绑你

banister:栏杆

【发音释义】:['bænɪstə] n. 栏杆的支柱;楼梯的扶栏

【词源解释】: banister = baluster (栏杆)←意大利语 balaustro (立柱)←意大利语 balausta (石榴花)←希腊语 balaustion (石榴花)

古代欧洲流行一种石榴花造型的柱子,因此意大利人就用石榴花来命名这种立柱,演变为英语单词 baluster ,用来表示栏杆的立柱或栏杆本身。该词的拼写后来被异化为 banister

bankrupt:破产的

【发音释义】:['bæŋkrʌpt] adj. 破产的 vt. 使破产 n. 破产者

【结构分析】: bankrupt = bank (交易商摆放货币的板凳)+ rupt (折断的)→货币交易商的板凳被折断→破产

【词源解释】: bank ←古意大利语 banca 或中古法语 banque (板凳); rupt ←拉丁语 rupta (折断,过去分词)← rumpere (折断)

【同源词】: bank (银行); rupture (破裂、断裂)

最早的埃及银行家和英国货币兑换商是在寺庙内或圣殿庭院内的条凳上经营业务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也是用一张小条凳在市场上开展业务。表示“银行”的英语单词 bank 源自拉丁语 banca ,意思是“条凳”。当货币兑换商因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或折断。这种做法在拉丁文中就是 banca rupta ,其中 rupt 相当于 broken 。英语中表示破产的单词 bankrupt 正是由此而来的。习语 break the bank (倾家荡产)也源于此。

【衍生词】: bankruptcy (破产)

balmy:芳香的、温和的

【发音释义】:['bɑːmɪ] adj. 芳香的;温和的;止痛的

【结构分析】: balmy = balm (香膏)+ y (形容词后缀)→像香膏似的→芳香温和的

ban:禁令

【发音释义】:[bæn] vt. 禁止,取缔 n. 禁令,禁忌

【词源解释】: ban ←古英语 bannan (公告、命令、召集)←原始日耳曼语 bannan (公告、命令、禁止)←原始印欧词根 bha (公布)

在欧洲的封建时期,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许多特权,其中之一便是领主可以发布公告,强制要求领地内所有居民做某事或禁止做某事,如要求居民给领主服兵役、禁止在领主的土地上狩猎、捕鱼等。领主所发布的这种公告就是 ban ,本来既可是命令做某事或禁止做某事,但后来受古挪威语中的同源词 banna (诅咒、阻止)的影响,词义逐渐缩小为“禁止做某事”。

【趣味记忆】: ban →谐音“颁”→颁发禁令→禁令

【衍生词】: banal (陈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