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quet(宴会):西方请客时摆在长凳上的小点心
英语单词 banquet 表示正式的宴会,如国宴,所以一看到 banquet 这个单词,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美食琳琅满目的豪华宴会,但实际上, banquet 这个词在历史上跟豪华一点关系也没有。 banquet 由 banqu 和 et 构成,其中, banqu 源于拉丁语 bancus ,即 bench (长凳), et 表示“小的东西”。所以该词的字面意思就是摆在长凳上的小点心。16世纪的西方正式宴会上,当吃完正餐后或在两顿正餐之间,主人会在长凳上摆上各种小点心来款待客人,类似现在的饭后甜点。 banquet 原本指的就是这种小点心,而不是宴会。15世纪后, banquet 的词义发生变化,用来表示宴会本身而不是宴会后的小点心。
banquet: n. 大型宴会,正式宴会,国宴 vt. 宴请,设宴招待 vi. 参加宴会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nquet 词源,banquet 含义。
bigwig(大人物):假发越大,地位越高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很多社会上流人士喜欢佩戴假发( wig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是始作俑者。由于在当时,满头浓发被看作是男性力量的表现,而这位国王却是个秃头。为了掩饰这一缺陷,路易十三就戴上了一顶长度长度及臀的原色卷发。大臣们纷纷效仿,从而使得佩戴假发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我们在一些欧洲古装剧中还能看到法官和律师们佩戴着白色的假发。
假发的大小与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地位越高者,佩戴的假发越大越长。所以人们就是用“ bigwig ”这个单词来表示大人物。
bigwig: ['bɪgwɪg] n. 权贵之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wig: [wɪg] n. 假发
banal(陈腐的):封建社会领主出租公用设施的经济特权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中,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 manor )拥有许多经济特权。其中一项特权是,领主可以发布公告,宣布在领地上为所有农奴和农民提供某些公用设施,如水井、磨坊甚至烤面包的烤房、过河的桥梁。农奴和农民不得使用自有设施,而必须使用领主所提供的公用设施并向领主支付相应的使用费。领主的这种做法在古英语中称作 bannan ,字面意思就是“公告”,英语单词 ban (禁令)就来源于此,同源的还有单词 banns (结婚公告)。
从单词 ban 衍生出形容词 banal ,原意是“与 ban 有关的”,如 banal right 指的就是领主所拥有的进行 ban 的权利。由于领地上所有人都必须遵守领主的公告,使用领主提供的公用设施,所以 banal 一词逐渐产生“公共的,普遍的”之意,进而产生“司马见惯的,陈腐的”的含义。
ban: [bæn] n. 禁令 vt. 禁止,取缔
banns:[bænz] n. 结婚公告
banal: [bə'nɑːl; -'næl] adj. 平庸的,陈腐的,老一套的
banality:[bə'nælɪtɪ] n. 陈词滥调,平凡,陈腐
banalize:['beɪnəlaɪz] vt. 使陈腐,使庸俗
ballot(投票):古代希腊和罗马用来投票的黑白小球
在古代希腊,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匿名投票的方法。跟我们现在使用纸质选票的方法不同,那时候的人们使用青铜碟片、筹码或小球等材料来投票,并用不同形状或颜色代表赞同或反对。其中,用小球做成的选票就是英语单词 ballot (选票)的来源。 ballot 源自意大利语 pallotte ,是 palla ( ball ,球)的指小词,意思就是“小球”。英语单词 balloon (气球)同样源于意大利语 palla (球),表示“大球”。英语单词 blackball 表示“黑色小球”,也就是“反对票”的意思。
ballot:['bælət] n. 投票,选票 v. 投票
balloon:[bə'luːn] n. 气球 v. 激增,如气球般膨胀 adj. 像气球般鼓起的
blackball:['blækbɔːl] vt. 投反对票,排斥 n. 反对票
bluestocking(女学者):18世纪由伦敦知识女性组成的“蓝袜社”
18世纪中叶,伦敦的一些上游阶层的知识女性逐渐不满足于日常聚会时的玩牌聊天等空洞消遣,模仿法国的沙龙,开创了一种以文学讨论为焦点的社交聚会。1750年,伦敦贵妇伊丽莎白·蒙塔古夫人( Elizabeth Montagu )在自家府邸设立了第一个文艺沙龙。该聚会一反当时的社会风气,既不玩牌,也不闲聊,而是开展各种读书、文学讨论活动,并经常邀请一些文学家、学者参与。并且,该沙龙还有一点与当时上流社会聚会不同,对服装没有严格要求,其成员经常穿着日常休闲衣服而非礼服前来聚会。
有一回,蒙塔古夫人邀请一名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园艺师兼翻译家本杰明·斯蒂林弗林特( Benjamin Stillingfleet )参加沙龙。本杰明家境贫寒,买不起出席上流聚会所需礼服和黑色长袜,因此婉言拒绝。但蒙塔古夫人告诉本杰明,他可以穿着日常衣服和普通蓝色长袜出席。因此,本杰明便穿着日常衣服和蓝色长袜出席沙龙,并成为了沙龙的常客。
伦敦的这种文艺沙龙反映了当时女性群体和普通人对文学活动的热情参与。但当时的欧洲人和中国人一样,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各种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并不对女性和普通民众开放。当时的一些保守人士,认为一帮女人和穿蓝色长袜的平民高谈阔论高雅的文学是对文学的亵渎,因此对沙龙冷言冷语,大加讽刺。他们给穿蓝色长袜出席聚会的本杰明起了个绰号“蓝色长袜”( bluestocking ),将这种沙龙称为“蓝袜社”( bluestocking club )。后来, bluestocking 从本杰明的绰号扩展称为对参加蓝袜社的知识女性的蔑称,讽刺她们附庸风雅、卖弄学问。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使人拜伦就在其名著《唐·璜》中,对 bluestocking 大肆调侃,主人公唐·璜的母亲伊内就被他塑造成了一位 bluestocking 的典型。当然,在历史上,并非所有学者都对 bluestocking 抱有歧视,有不少人都对 bluestocking 对于推动女性文学运动的作用给予了很高评价。
bluestocking: ['bluːstɒkɪŋ] n. 女学者,女学究,女才子,卖弄学问的女性
blurb(大肆宣传):一本图书护封上宣传画中女孩的名字
在20年代初期,出版社在向市场推介新书时,往往会在新书上包上一个护封,在上面印刷对该书的简介,往往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1907年,在图书行业协会年度午餐会上,美国著名幽默作家吉利特·伯吉斯( Gelett Burgess )的新书《你是个陈腐的人吗?》( are you a Bromide ?)的护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护封正中央是一个丰满少女的半身画像,少女把右手做出喇叭状放在嘴边,仿佛正在大声吆喝。画像左边写着“ Miss Blinda Blurb ”(比琳达·Blurb小姐),右边写着“ in the act of blurbing ”(正在 blurbing ),上边写着“ yes, this is a ‘ BLURB ’!”(没错,这就是一个 BLURB !)。在画像最下面这是对该书的大肆赞美和吹嘘之词。伯吉斯通过这种自嘲的方式来嘲讽当时图书出版界的浮夸之风。这份护封中反复出现的 blurb 及其暗含之意一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人们就将印在图书护封上的广告称为 blurb ,还用它来比喻大肆宣传。
blurb:[blɜːb] n. 大肆宣传,吹捧广告;印在图书护封上的广告 vt. 大肆宣传,夸大
bowling(保龄球):滚动撞击目标的圆球
保龄球运动( bowling )历史悠久,英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与现代保龄球类似的石球。因此,保龄球运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体育运动。在不同地方和国家,都曾经出现了很多与现代保龄球运动类似的运动。
公元3、4世纪的德国教会中,流行一种“打恶魔”的宗教仪式。所谓“恶魔”,是树立在一起的几根球棒。操作者在指定距离外投出一地滚球,用球撞击球棒。如果能撞倒所有球棒,则表示操作者的信仰坚定。该宗教仪式由于趣味性太强,后来竟然慢慢从宗教仪式转变为日常游戏。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为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形成了九瓶制保龄球,流行于欧洲。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保龄球之父”。
在英国,流行的类似游戏叫做“草坪滚地球”。这是一种在户外草坪上进行的游戏。游戏者在固定距离外,瞄准预先滚动于地面的白球,投出手中的球,以两球停止后距离最近者为优胜者。由于许多英国贵族乐此不疲,荒废了武艺,致使爱德华三世在1366年颁布禁令,禁止此项游戏,时间长达170年之久。直到亨利八世时才解除禁令,再次盛行。
英语单词 bowling 是 bowl 的动名词形式。 bowl 原意指“木制的球”,源自拉丁语 bulla (球状物,气泡)。 bowl 做名词时表示保龄球运动用球,做动词时表示玩保龄球,投球。
bowl:[bəʊl] n. 木球,保龄球;碗 vt. 投掷(保龄球),(像投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 vi. 玩保龄球,(像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
bowling:['bəʊlɪŋ] n. 保龄球运动
bandy(来回投掷):11人制冰上曲棍球比赛
英语单词 bandy 的本意是一种早期的冰上曲棍球比赛,中文中一般译为“班迪球”。班迪球最早流行于荷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挪威、瑞典、俄罗斯等国迅速兴起。1955年在瑞典、芬兰、挪威和苏联等国家的倡议下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国际班迪球联合会成立,并制订统一的比赛规则。班迪球与冰球( hockey )类似,最大的不同是班迪球的每队人数为11人,而冰球为5人。
班迪球使用的球棍和曲棍球球棍类似,所以单词 bandy 一词含有“向外弯曲的”之意,如 bandy-legged 意思就是“罗圈腿的”。又由于在班迪球比赛中,球被选手打来打去,所以 bandy 又逐渐衍生出“来回投掷、打来打去、传递、散播”等多种含义。
bandy:['bændɪ] n. 班迪球,11人制冰山曲棍球 adj. 向外弯曲的,外翻的 vt. 来回投掷,打来打去,传递,散播
bandy-legged: adj. 罗圈腿的
bandy gossip:散布流言蜚语
bandy about:散布,反复提及
bandy words with:口角,斗嘴抬杠
bandy blows:互殴
bootleg(私卖):美国禁酒期间私酒贩子用靴筒藏匿私酒
美国最初的移民以清教徒为主,他们主张清廉节制,反对饮酒。这个主张禁酒的民间运动时起时伏,连绵不断,终于在20世纪初掀起了全面禁酒的大潮。1920年,美国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正式向酒宣战。按照该法案,任何人不得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 . 5%的饮料。人们可以在家里饮用以前买来的酒,但不得在公开场合或聚众饮酒。
然而,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类对饮酒的欲望和需求,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合法市场被取缔后,地下贩卖私酒的黑市却蓬勃发展,黑手党也通过控制贩卖私酒的黑市而谋取暴利,发展壮大。私酒贩子想尽各种办法来藏匿私酒,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私酒藏在高筒靴的靴筒里,从而诞生了一个英语单词 bootleg ,本意是“靴筒”,在这里表示“把私酒藏匿在靴筒里”,用来比喻私酒、私货或走私行为。相应的, bootlegger 则用于比喻私酒贩子。后来,该词的词义进一步扩大,除了私酒外, bootleg 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未经授权私自发行的货品,尤其是唱片等音像制品。
bootleg:['buːtleg] n. 靴筒,私货 v. 私卖 adj. 违法、私自制造并销售的
bootlegger:['bu:t,legə] n. 走私者,贩卖私酒者
buff(爱好者):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
19世纪时的美国纽约还没有成立专业的消防队,负责城市消防工作的都是一些义务消防队员。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消防培训,平时各忙各自的工作,一旦遇到附近社区发生火灾,立刻奔赴现场参加灭火。他们参加消防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一般都会配发统一的消防制服,通常都是牛皮所制。
消防员是很多人小时候所崇拜的偶像,因此,很多人看到火灾发生时,都会赶到火灾现场,观看消防队员灭火,甚至在外围提供一些协助。为了表达对消防队员的崇拜,他们往往也会穿上跟消防队员制服相似的黄色牛皮衣。因此,消防队员就把这种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戏称为 buffalo (水牛),后来逐渐简写为 buff ,表示“爱好者”,相当于英语单词 fan (爱好者,粉丝)。刚开始 buff 专指“消防爱好者”,但后来 buff 词义扩大,可以泛指各种“爱好者”,所以就用 fire buff 来表示“消防爱好者”。
美国很多地方都有 fire buff society (消防爱好者协会),就像是球迷协会一样,他们会参与各种与消防有关的活动,如帮当地消防站募捐等。在路上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他们往往会兴高采烈地追着消防车来到火灾现场,像观看体育巨星比赛一样观看消防队员灭火。消防队员在灭火时对这帮粉丝挺头疼的,因为他们的围观可能妨碍灭火工作甚至带来危险。
buff: [bʌf] n. 柔软的水牛皮;像水牛皮那样的浅黄色;爱好者 vt. 用软皮摩擦;擦亮,抛光;缓冲
bank(银行):堆放货币的条凳
最早的埃及银行家和英国货币兑换商是坐在寺庙内或圣殿庭院内的条凳上经营业务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也是用一张小条凳在市场上开展业务。《圣经》中提到耶稣清理圣殿,其实就是掀翻了这些货币兑换商在圣殿中的条凳。表示“银行”的英语单词 bank 源自拉丁语 banca ,意思是“条凳”。当货币兑换商因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这种做法在拉丁文写作 banca rupta ,英语中表示破产的单词 bankrupt 正是由此而来的,其中 rupt 相当于 broken 。习语 break the bank (倾家荡产)也源于此。
bank:[bæŋk] n. 银行,河岸 vt. 将存入银行 vi. 堆积
bankrupt:['bæŋkrʌpt] vt. 使破产 adj. 破产的 n. 破产者
broke: [brəʊk] adj. 破产的,一名不文的
budget(预算):装财务预算书的皮包
英语单词 budget 源自法语 bougette (小钱包),是古法语 bouge (钱包)的指小形式。后缀 -et 表示“小”,如 widget (小部件、小工具)、 closet (小房间)、 bullet (子弹,小球)。
单词 budget 原本表示小钱包,后来泛指任何尺寸的钱包,尤其是皮质的钱包。那么,它的意思是如何从“皮包”变成“预算”的呢?原来,在过去,英国财政大臣到议会提请审批财政预算时,通常将预算材料事先装在一个皮包中,在会场上再从皮包中掏出来。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用“ open the budget ”(打开皮包拿出预算材料)来表示“提出预算”。时间长了, budget 一词的意思就逐渐从“装预算材料的皮包”转变为“预算”本身了。
budget: ['bʌdʒɪt] n. 预算,预算费 vt. 安排,预定,把……编入预算 vi. 编制预算 adj. 廉价的
bonus(奖金):股票持有人除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
1733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一家名叫乔纳森的咖啡馆成立。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正式批准。这家证券交易所即为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早期人们对股票还不熟悉,为了劝说人们购买股票,证券交易商会大力向人们解释购买股票的各种收益。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收益是“股息”( dividend ),即股票持有人可以按照预定的比率,根据所购买的股份从所投资的公司的盈利中获得收益,就像从银行存款中获得固定比率的利息一样。另外,与银行存款不一样,在派发股息之后,如果公司还有盈余,股票持有人还有可能进一步瓜分盈余,获得更多收益。当时,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对应单词用来表示这种股息之外的更多收益。于是证券交易商们借用了拉丁语中的 bonus 一词。该词的本意是“好处”( good ),英语中表示“好”的词根 bene 就与此同源。从此以后, bonus 一词就成为了对这种更多收益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红利”。“股息”( dividend )和“红利”( bonus )的区别在于:股息是预先确定收益率的,而红利是没有固定收益率的,可以上下浮动。收益率确定的股票称为“优先股”。股份公司在派息分红时,首先按照固定收益率向优先股股东发放股息;发完股息后,如果还有盈余,则还可以在扣除企业发展积累金后进一步向普通股东发放红利。
现在, bonus 一词早已经超越了股票领域,用来泛指固定收益外的各种更多收益,如奖金、给退伍军人发放的一次性费用等,甚至还成为了贿赂的暗语,相当于我们中国人说的“意思意思”。
bonus:['bəʊnəs] n. 奖金,红利,津贴,额外收益
dividend:['dɪvɪdend] n. 股息,被除数
brand(商标):动物身上的烙印
brand 源自古北欧语 brandr ,表示“火、火光、燃烧的木头、火炬”等意思。单词 brand-new 中的 brand 用的就是其本意,用来形容刚做好的铁制品,意思是“刚出炉的”。西方知名白酒“白兰地”( brandy )本意就是“烧酒”。源自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语习语 Althaea ’ s brand 字面意思就是“阿尔泰娅的柴薪”,指的是象征其子寿命的正在燃烧的柴薪,比喻生死攸关之物。
在古代,为了区分牲畜,牧场主往往会用烙铁在牲畜身上打上烙印。因此,单词 brand 在这种场景下衍生出火印、烙印的意思。而动物身上的烙印就是最早的品牌了,所以后来人们在表示商品的品牌时,依然沿用 brand 一词。
brand:[brænd] n. 品牌,商标,烙印 vt. 给……打烙印,印商标于……,铭刻于
brandy: ['brændɪ] n. 白兰地
brand-new: ['brænd'nju] adj. 崭新的,新鲜出炉的
blackmail(敲诈勒索):以牲畜或农产品所缴纳的地租
英语单词 blackmail 由 black (黑色的)+ mail (邮件)构成,为什么是“敲诈勒索”而不是“黑色邮件”的意思呢?难道敲诈勒索时要给对方发黑色邮件吗?其实, blackmail 中的 mail 与现代英语中表示“邮件”的 mail 毫无关系,它源自古时苏格兰方言,指的是“地租”或“税金”。16世纪时苏格兰农民向地主交租时,以白银形式缴纳的地租叫做 white mail ,而那些没有白银的穷困农民只能以牲畜或农产品形式缴纳地租,这种地租就叫做 black mail 。农民缴纳 black mail 时,地租往往会以压低牲畜或农产品价格为手段,对农民进行百般刁难和敲诈勒索,因此 black mail 逐渐产生了“敲诈勒索”的含义。并且当时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处盗匪流行,人们被迫向盗匪缴纳保护费才能求得一时平安。这种保护费也被称作 black mail 。由于这两个原因,合写在一起的英语单词 blackmail 就完全用来表示“敲诈勒索”了。
blackmail:['blækmeɪl] n. 敲诈勒索,敲诈勒索所得 vt. 敲诈,勒索
bureau(局):用来覆盖写字台的桌布
英语单词 bureau 来自法语,来自 burel (糙羊毛布)。由于人们以前往往在写字台上铺上一层 burel ,因此这种桌布就被称为 bureau 。后来 bureau 被用来表示“办公桌”,再往后用来表示“办公室”,最后用来表示政府中的一个部门,即中文中的“局”或“处”。由它衍生的单词 bureaucracy 表示“官僚作风、官僚机构”。
bureau: ['bjʊərəʊ] n. 局,处,办公室,办公桌
bureaucracy: [,bjʊ(ə)'rɒkrəsɪ] n. 官僚作风,官僚机构,官僚政治
bust(半身像):古伊特鲁里亚人的人形骨灰瓮
英语单词 bust 来自拉丁语 bustum ,本意是“坟墓、火葬用的柴堆”。古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人相信逝者死后会在来世超生,并保留生前的习惯。因此人死后被火化,骨灰被放置在一个人形骨灰瓮中,包括一个盛放骨灰的瓶身和一个人头形状的盖子。整个骨灰瓮被安放在布置得像生前居所的坟墓里,生前使用的一系列物品也一同陪葬。受这种丧葬习俗的影响,拉丁语 bustum 也被用来表示这种人形骨灰瓮,后来被用来表示人的“上半身雕像”。19世纪后还衍生出“胸部”之意。
bust: n. [bʌst] n. 半身雕像;胸部
busty:['bʌsti] adj. 胸部丰满的,大胸脯的
butler(男管家):负责斟酒的仆役长
英语单词 butler (男管家)来自法语,本意是“斟酒的人”,与表示酒瓶子的 bottle 同源。由此可见,现在英语中所谓的 butler (男管家),以前其实就是仆人的头,负责在宴席上给主人斟酒,地位相对其他仆人较高,故中文译为“男管家”。 Butler (巴特勒)还是男人的姓氏,估计他家祖上是管家出身的。
butler:['bʌtlə] n. 男管家,仆役长,(人名)巴特勒
bread(面包):面包中的一块
英语单词 bread (面包)和 break (断、破)拼写非常接近。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呢?原来,在古英语中, bread 指的不是面包,而是面包中的“一块”。 a bread of loaf 表示“一块面包”,其中, loaf 指面包,而 bread 指“一块”。由于人们经常把 a bread of loaf 缩减为 a bread ,因此 bread 就产生了“面包”的含义。但从它的拼写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它与 break 拥有相同的词源,都与“分开、切断”有关。
bread:[bred] n. 面包
bribe(贿赂):送给乞丐的小块面包
英语单词 bribe 来自古法语,本意是“送给乞丐的小块面包”,因此拼写上与 bread (面包)有关。后来,由于乞丐和小偷往往相伴而生,有些人讨不来钱就小偷小摸,因此, bribe 又衍生出“被小偷偷走的东西、赃物”之意。再后来,有些人不仅小偷小摸,还公然敲诈勒索,因此, bribe 又可以用来表示被迫送给这些人的礼物或钱财。再往后,人们主动送给权势之人以换取利益的礼物或钱财也被称为 bribe ,即我们中文所谓的“贿赂”。
bribe: [braɪb] n. 贿赂 v. 贿赂,收买
bribery: ['braɪbərɪ] n. 贿赂,行贿,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