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hos:突降法
18世纪初期,英国诗人蒲柏(Alexander Pope,1688 -1744)常和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 - 1745)、盖依(John Gay,1685 - 1732)、阿巴斯诺特(John Arbuthnot,1667 - 1735)等一些才气横溢的作家聚在一起,模仿嘲弄同时代作家的拙劣作品,以此消遣取乐。有一次,在这种富于机智的诗文游戏中,蒲柏蓦然萌生了一种想法:用讽刺手法来写他的新作《群愚史诗》(The Dunciad)。1727年,在创作过程中蒲柏发现自己需要一个词表示“由庄重突转荒谬的突降”(a sudden descent from the sublime to the ridiculous),于是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意为depth(深)的希腊词bathos作为此用。该词便从此进入英语词语之列,表示“突降法”,即由庄重崇高突降至平庸可笑的修辞手法。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thos 词源,bathos 含义。
bastard:私生子
古法语有个短语fils de bast,字面意思是son of a packsaddle(驮鞍上生的儿子)。据传,中世纪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赶骡人常将驮鞍当作临时床铺使用,不少私生子是在这种床铺上出生的,故人们便用该短语婉称私生子,意为“私生子”的英语bastard 一词即源于该短语,更确切地说是由其中的bast(驮鞍)衍化而来。从19世纪初以眦来bastard开始贬义化,如今更多地被作为粗俗语用以骂人,若要表示“私生于”或“非婚生子”则常以love-child一词代之。
bastard的近义词bantling(小杂种)其来历有点相似。它源自德语Bank‘bench’(长凳),不同的是,孩子不是在驮鞍上而是在长凳上出生的。
basin:(脸)盆,汤盆,流域
中世纪时,法兰克国王查理曼( Charlemagne,742?—814)麾下骑士都戴一种锥形金属头盔,他们称之为bacin,实际上那是一种“戴在头上的碗”(a bowl for the head)。13世纪英语借用了该词后,它的形式演变为basin,用以指“(脸)盆”或“汤盆”。19世纪英语又从法语把bacin的指小形式bassinet(te)借了过来,表示“(一端有篷盖的)婴儿摇篮”。
barber:理发师
理发师的工作乃修剪头发、胡子等。英语中表示“理发师”的barber一词即源自意为“胡须”的拉丁语barba。理发店外面的旋转标志彩柱,英语叫barber pole。旧时欧洲的理发师兼做外科手术,因此barber pole一般呈红白双色,以此象征理发师为人裹伤所用的绷带。
barnstorm: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
在19世纪初的美国,剧团或马戏团常到乡间演出,但多半是些二三流的剧团和马戏团。农村没有剧场或大厅,谷仓 ( barn)就变成了临时剧场。他们的演技虽然不算一流,却往往能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心(took the audience by storm)。因此,一时之间蹩脚演员纷纷涌向小镇和乡村,犹如士兵攻克堡垒一样。他们迅速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犹如一场强猛的暴风雨(like a storm),于是在小城镇或乡间作巡回演出就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to barnstorm。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一些政治家在竞选中也频频地到各地农村活动,面对面接近民众,以增加知名度,有的还在谷仓举行讲演会,因此该词也常被用作政治术语,指政治家四出巡回发表竞选演说。
barbecue:烤肉(架),烤肉餐馆
17世纪来到海地的西班牙探险家和海盗,发现当地泰诺人(Taino)用柴枝搭成架子来烤肉,泰诺语称这种柴枝搭成的烤肉架为barbacoa。西班牙语把它直接借了过来,以后又进入英语,作barbecue。英国海盗、探险家丹皮尔(William Dampier,1652 - 1715)在他所著的《航海纪实》(Voyages and Descriptions,1699)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and lay there all night, upon our Borbecu's, or frames of sticks, raised about 3 foot from the Ground”,该词在文中就用于此义。由此可见,它在英语中很早就存在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美语用它来作“烤全牲野宴”解,它才变得时髦起来。发展到今天,该词不仅指“烤全牲”,也可指“(在户外烤制的)烤肉”,不仅指“烤肉架”,也可指“烤肉野餐”,还可指“烤肉餐馆”。
除了barbecue,源自泰诺语并通过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进入英语的词还有maize(玉米),potato(马铃薯)和hammock(吊床)等。
barbarian:野蛮人(的),未开化的(人)
古希腊人对希腊语以外的语言是很瞧不起的,他们嘲笑说,那些难懂的外国语听起来像barbar,因此就用barbaros一词来形容那些语言与己不同的外邦人,意思是foreign(异邦的,外来的),stammering(结巴的)。这个词进入了拉丁语,拼作barbarus,以后英语通过拉丁语把它吸收了过来,作barbarian。可见barbarian一词原先并不带“野蛮”或“残暴”的含义,其今义“野蛮人(的)”或“未开化的(人)”乃是从原义引申而来。和barbarian同义的形容词barbarous亦源于此。
banyan:印度椿树
在印度和亚洲一些地方有一种形状奇特的树,枝条上生有气根,垂入土中即变成新树干,覆盖面积可达数英亩,树下可容数千人歇荫,印度商人往往把它作为集市场所,从事各种买卖活动。英国人把印度商人称为banian,也将这种树取名为banian,一般多作banyan,汉语通译为“印度椿树”。banian/banyan源自梵语vanij(商人)。据另一种说法,banyan系因印度商人在这种树下建造宝塔而得名。
bantam:矮脚鸡
印尼爪畦西北部有个村于名叫Bantam,它是当年荷兰殖民者在东印度群岛(East Indies)的第一块拓居地。据信矮脚鸡原产于此,因而得名bantam。其实Bantam并非矮脚鸡的原产地。由于雄性矮脚鸡特别好斗,所以bantam一词现也用以喻指“矮小而勇猛好斗的人”,有时也用作形容词,表示“轻型的"和“小的”等义。
banting:减肥疗法
19世纪有位名叫William Banting(1797 - 1878)的伦敦人,由于身体过于肥胖,系鞋带都弯不下身。此人是细木工,也是殡葬员。他从自己从事的殡葬工作了解到不少人死于饮食过度,于是进行严格节食,一年后使体重减轻了46磅,腰围缩小了12英寸。 1864年他写了一本名为《谈肥胖》(Corputence)的小册子,介绍了他节食减肥的经验,总结了他的减肥疗法,如忌食糖、淀粉及脂肪等。同年8月12日《泰晤士报》据其姓氏将这种减肥疗法戏称为banting。以后也有人称之为Bantingism,并从banting逆生出动词to bant,作为to diet的同义语,表示“行减肥疗法”。banting就这样成了英语词汇的一分子。
bankrupt:破产了的,破产者
据有关材料记载,最早的埃及银行家和最早的英国货币兑换商是坐在(通常置于)寺内或圣殿庭院内的条凳上经营业务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也是用一张小条凳在市场上开展业务。我们今天用以表示“银行”的英语单词bank若究其根源实乃源自意为“条凳”的拉丁词或古意大利词banca。当放债者(相当于今日的银行家)因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这种做法用拉丁文来表示就作banca rupta,英语中bankrupt一词正是由此而来的,其中-rupt相当于broken。如今当人们用bankrupt来表示“破产了的”或“破产者”时,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探究该词原来的含义。另有两个词语break the bank(倾家荡产)和broke(破了产的)从历史渊源来说跟hankrupt也是有亲缘关系的。
banal:平庸的,陈腐的
在中世纪,一个庄园主对其领地内的猎物、木材等拥有垄断权。他不仅控制着领地的经济,而且可以制定法规,发布公告,此类公告就叫ban。以后ban衍生了其它一些词义,此一古义即遭废弃,我们现尚能从ban之异体banns(结婚公告)的词义窥见一斑。banal 一词就是这个ban加后缀-al所构成,它原义为“付税后方可使用的”、“平民的”,例如中世纪英格兰的banal mill和banal oven,以后又由此义引申出“平庸的”、“陈腐的”等义。banal及ban并非本族语词,而是源自法语。
banana:香蕉
多数辞书认为,意为“香蕉”的banana 一词源于某一非洲语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话首先使用,而后被吸收到英语中来。但有的辞书,如The Facts on File Enyclopedia of Word and Phrase Origins却认为,它出自意为“手指”的阿拉伯语单词banana,而一串香蕉(a hand of bananas)也确实有点像一排张开的手指。
bandy:来回投掷,来回互致,罗圈腿的
公元17世纪时爱尔兰曲棍球叫bandy,其实这是名为hockey的现代曲棍球之原型。这种早期曲棍球的球棍也称bandy。由于罗圈腿形似曲棍球球棍,故有bandy-legged 一词,作bowlegged(罗圈腿的)的同义语用,但现常缩略为bandy。在早期曲棍球运动,球是从一边传到另一边来回争夺的,据此bandy也常用于喻义,表示“来回互致”(尤指争吵或殴斗),如to bandy words with(与…口角),最后bandy的原始词义反倒被弃而不用了。bandy可能源自古法语bander ‘to hit the ball back and forth at tennis’。例如:I do not want to bandy words with you.(我不想跟你斗嘴)。
bane:灾星,祸根
bane源自古英语bana ‘murderer’(杀人犯,凶手),首次以poison(毒物,毒药)的意义出现在1398年一篇题为On the Propertes of Things(论物性)的论文中。文中有个句子henbane is mannis bane,意思是说“henbane(天仙子)这种植物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此义早已不用,仅残存于表示植物的一些复合词中,如fleabane("飞蓬”,据信可逐跳蚤,故名)’henbane(“天仙子”,对家禽尤其有毒),ratsbane(“有杀鼠毒性的植物”,也指“杀鼠药”),wolfsbane(狼毒乌头)等。bane的词义虽几经演变,但至今仍用于贬义,现一般多指“灾星”或“祸根”。
banister:栏杆柱
banister乃baluster之异体,可能是由于发音错误而产生的。17世纪baluster与bar相联系,一度拼作barrister。Baluster借自法语balustre,源于希腊语bataustion(野石榴花)。由于希腊建筑师把楼梯扶手、阳台扶手等的栏杆柱设计成野石榴花状,所以baluster逐渐用以喻指“栏杆柱”,banister亦用于此义,其复数形式则指“(楼梯、阳台等的)扶手。
ballyhoo:大吹大擂
爱尔兰科克郡(Cork County)有个名叫Ballyhooly的小村于,因村民好在街上大声争论而一度退迩闻名。有一份1934年3月的美国国会议事录这样写道:“村民以极为激烈的方式进行辩论,在国会辩论史或普通辩论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英语中的ballyhoo一词正是出自此粪激烈辩论。”人们据此认为ballyhoo源于该地名。然而,ballyhoo今天所用的“大吹大擂”或“大肆宣传”一义究其根源则有可能是出自美国的。19世纪90年代马戏团等常在帐篷前搭一称之为ballystand的宣传台,艺人们在台上表演一些精彩杂耍,以吸引观众,招秣生意,这种旨在宣传的演出叫bally showoballyhoo可能系bally whoop之讹误,它被赋予上述词义恐怕与此有关。约在1910年前后ballyhoo成了一个好莱坞广告用语,在美国广为使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有个杂志就以Ballyhoo为名。
ballot:选票,投票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选举每每采用类似我们今天惯用的无记名投票这一方式。不同的是他们投的不是用纸做的选票而是小石球或小金属球之类的东西。白色小球表示赞成,黑色小球则表示反对。意大利语把小球叫做ballotta。究其来龙去脉,英语ballot便是源自该词的。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ballot几乎全然丧失其原义,后来转为表示“选票”、“(无记名)投票”等。
badminton:羽毛球运动
羽毛球运动是19世纪时由印度传人英国的,很可能是古老的儿童板羽球发展而来。驻印度英国军官喜欢在室外打这种球,遂使它得以传播。英国波弗特公爵(the Duke of Beaufort)在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有个庄园叫Badminton。据说羽毛球运动在1873年发源于此,故英语称badminton。
backbite:背后说人坏话
这是一个由名词back(背后)和动词bite(咬)组成的复合动词,用以表示“背后说人坏话”,“背后诽谤”,词义的理据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有一个较为古老的说法将该词昀由来和流行于12至19世纪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iting)联系起来。这是昔时一种取乐方式,用链条将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狗去咬。有的狗从前面攻击,有的从背后咬。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次观看逗熊就准备了13只熊。以后这种游戏因被认为残忍而遭禁。据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412? - 323BC)何种动物咬人最痛,他回答说,野性的,莫过于背后诽谤者( backbiter);驯服的,莫过于阿谀奉承者。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 - 1892)在谈及诽谤者时写道,“当面奉承者与背后诽谤者设有什么两样。” ( Face-flatterers and backbiters are the same )